2009年8月4日《人民日报》第 14 版国际版“经济透视”栏目刊登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与助理研究员李洪坚博士联合署名文章“给‘穷忙族’更多关注”,以下为文章全文:
给“穷忙族”更多关注(经济透视)
曾湘泉 李洪坚 《 人民日报 》( 2009年8月4日 14 版)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穷忙族”(英语为“Working Poor”,也译为“在职穷人”或“工作贫困”)群体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这一群体在过去10年间增加了60万人。美联社的报道称,美国这一群体在2002年—2006年间增加了470万人。路透社则指出,日本在经济衰退的打击下,这一群体处境更加艰难。
“穷忙族”的定义,与大多数人相信只要个人勤奋工作就有回报,不应存在工作贫困现象的传统观点相冲突。“穷忙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在美国出现,特指那些有工作但收入却在贫困线以下的个人或家庭。在具体的定义上,由于各国对“工作”和“贫困”界定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之定义为,“在过去一年内最少花费27周的时间工作,但收入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的劳动者”。
“穷忙族”成为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获得的工资福利较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工作意愿,并被迫脱离工作群体,成为依赖社会福利救济生存的贫困者。“穷忙族”还容易产生代际间的负面影响,由于贫穷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将可能形成世袭贫穷的恶性循环,进而冲击社会公平的价值观。
应该说,“穷忙族”带有个人和家庭特征。相关研究显示,这个群体普遍具有教育水平较低、工作技能不高、健康状况欠佳、工资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缺少劳动以外的财富收入、单亲家庭、家庭规模较大且家中只有一人就业等特点。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从“福利”到“工作”的社会保障改革,享受福利被附带上要求工作和时间限制等条件。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工人的谈判力量下降。这些措施在减少发达国家财政负担和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贫困阶层的利益,有工作的穷人增加。
在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欧美国家为缓解失业和解决“穷忙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增加技能培训投入,帮助劳动者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增加针对单身母亲、贫困儿童和残障者等特殊群体的援助项目;制定非正式员工保护法律,调整最低工资立法;对低收入群体实行税收减免;强调企业社会责任,鼓励和争取企业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支持,等等。然而,造成“穷忙族”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解决“穷忙族”问题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9-08/04/content_31195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