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活动报道  
  最新消息  
 
 
  你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 活动报道
站内搜索:
 
  活动报道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成功举办
分享到:
时间:2020-04-16    浏览量:2498
 

2020年4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主办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通过网络会议方式成功举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尹建堃副司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蔡颖副司长、财政部综合司井明处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吴珊处长、苏州圆才人力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稼、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智联招聘集团公关执行总监王一新、阿里研究院研究员徐飞、58同城政府事务总监葛凌、招聘研究院院长李妍、欢聚时代(YY)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发展中心总经理敬骅、北京众志好活副总裁张欣棠等政府部门领导和企业嘉宾,以及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丁大建研究员、耿林研究员以及中国就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教授,以及相关研究人员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副教授王非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曾湘泉所长对此次会议致辞。他对与会新老嘉宾表达由衷感谢和热烈欢迎,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召开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简要概述了本次会议中新增的有关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报告,希望此次在特殊时期召开的会议,能为大家提供切实帮助。


电脑屏幕的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主题报告阶段,耿林研究员作了题为《2020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基于智联招聘网络大数据》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总体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随后进一步就不同行业及职业、不同区域及城市、不同企业规模和不同企业性质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就业景气指数受疫情和季节影响呈现明显回落,招聘需求环比下降28.45%,求职申请环比下降8.73%,CIER指数由上季度的2.18下跌至1.43。其中,3月份更跌至历史低位1.02。同比来看,2020年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减少22.61%,求职申请人数减少9.38%,CIER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68)。可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劳动力流动减少,就业市场遭受冲击。分行业来看,本季度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极化程度有所上升,受招聘需求人数环比减少和求职申请人数环比增加影响,多数行业CIER指数环比下降。但是,娱乐/体育/休闲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则逆势上升,CIER指数由上季度2.99上升至3.13。CIER指数排名方面,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的排名升至首位,相对而言,就业形势最好;中介服务行业降至第二位;保险、专业服务/咨询、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就业形势也相对较好。而能源/矿产/采掘/冶炼、印刷/包装/造纸和电气/电力/水利等行业就业形势仍相对较差,竞争激烈。分职业来看,2020年一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高的职业仍为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食品研发、教育/培训、销售业务和社区/居民/家政服务等;CIER指数较低的职业主要仍为IT管理/项目协调、公关/媒介、信托/担保/拍卖/典当、销售行政/商务、项目管理/项目协调和高级管理等。分区域来看,与以往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不同,本季度中部地区超过东部地区成为CIER指数最高地区,同时,受招聘需求人数减少和求职申请人数增加影响,各区域CIER指数环比都有所下降。京津冀地区的CIER指数季节性下降,但比去年同期上升,就业市场仍相对紧张;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业形势仍相对较好,CIER指数环比出现季节性回落,长三角地区CIER指数同比下降,珠三角地区CIER指数则同比上升。按照经济地理视角和传统地理视角划分南北方区域后,自2015年一季度始,南方CIER指数大多数时间都明显高于北方。从城市来看,2020年一季度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仍相对较小,二线和三线城市的CIER指数相对较大。在企业规模方面,本季度大型企业CIER指数仍相对较高,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CIER指数均较低,但大中型企业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CIER指数同比下降,小微型企业基本保持去年同期水平。在企业性质方面,本季度民营企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国企就业形势相对较差。报告预估,如果第二季度复工复产过程较为顺利,CIER指数将略高于2019年第一季度,但大概率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考虑到当前国际疫情形势复杂,其他经济体经济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外贸出口等处于不利情形等,二季度就业形势将有很大不确定性。


电脑萤幕画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圆才人力资源研究发展中心陈稼副主任就《苏州工业园区2020年一季度人力资源情况报告》作了介绍,报告主要从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指数,一季度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情况特点以及二季度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情况预测三方面展开。报告指出,受疫情和企业推迟复工和政府防控措施影响,企业总体招聘规模缩小,蓝领返苏推迟,企业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不匹配矛盾。劳动力市场“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可能抬头。从行业大类来看,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最大,但疫情会促使高科技行业部分转型升级,或成为经济反弹的新增长点。受业绩下滑影响,企业采取涨薪、冻薪等不同措施调整薪酬计划,并有20.45%的企业将减少员工编制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被动离职率攀升。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蓝领工人已在3月上旬返苏,还有少数工人将推迟返苏或不返苏,他们对2020年上半年到手收入的预期普遍持消极看法,超过一半蓝领认为疫情后行业不景气,预期收入会减少。此外,由于原材料供应链物流效率较慢、蓝领返苏受阻等原因,很多企业虽复工但产能尚未完全恢复。


手机屏幕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毛宇飞助理教授报告了《疫情冲击下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与求职经历分析》。该报告围绕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分析、网络调查样本介绍、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分析、求职经历分析以及疫情冲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五大方面展开。本报告在招聘网络大数据应届生身份识别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调查数据,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表明:2020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为1.38,低于全国水平。从环比来看,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呈季节性回落;从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综合影响下,企业招聘需求下降,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CIER指数同比下降较为明显。分行业看,大学生就业景气较好的行业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但排名略有差异,其中医药生物工程行业在此次疫情背景下就业态势较好;而大学生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与全国则有明显差异。分职业来看,受全国人才供需影响,大学生整体职业就业趋势与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报告相一致。此次疫情导致生物/制药/医疗/器械CIER指数较高;在就业景气较差的职业中,硬件开发、财务/审计/税务/、律师/法务/合规等职业的CIER指数较低,主要由于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增加导致其职业竞争激烈。分区域看,东北、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的CIER指数依次下降,京津冀地区CIER指数相对较低,长三角、珠三角CIER指数下降明显。分城市看,二线、三线城市就业景气程度相对较好,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竞争相对较大。在企业规模方面,大型企业CIER指数相对较高,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CIER指数相对较低;在企业性质方面,民营企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国企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对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进行分析可知,毕业生群体更倾向于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就业,期望进入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商业服务、金融业等新经济行业。单位就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更多毕业生期望进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双一流学校毕业生升学比例明显较高。对于薪酬期望的分析表明,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毕业生薪酬期望存在差异。学历越高毕业生期望薪酬越高。在众多影响择业的因素中,毕业生最关注薪酬福利(60.8%)、学习新东西(45.5%)、职业发展(30.9%)、工作生活平衡(30.5%)、行业/公司前景(29.3%)等。据调查结果显示,下半年为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多数毕业生认为实习对就业有帮助,其平均实习时间约5个月,平均投递简历约21份。不同学历、专业、学校毕业生求职经历存在差异。超半数高校毕业生认为,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疫情冲击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行业、期望工作地点、期望岗位影响较大,线上招聘面试将成为疫情期间毕业生求职的主流方式。


在主题发言和自由交流阶段,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第一季度就业形势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尹建堃副司长、蔡颖副司长、吴珊处长等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和分析。


智联招聘集团公关执行总监王一新分享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系列数据。从1月份到3月底的整体在线招聘职位的走势来看,数据整体趋势呈“V”字型,在2月份是最低点,3月份基本恢复到与1月相持平的总体需求水平。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求职者的信心随之回升,简历投递量递增。在对白领的调查中显示,相较以往其对自身的职场发展遇阻而言,今年的宏观形势对职场人的信心造成的影响最大。


阿里研究院研究员徐飞介绍了关于疫情期间共享员工的相关情况。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到店的就餐数量明显锐减,但对生鲜、快消、商超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显著增加。但是,餐饮业短期内无法正常复工。于是,盒马鲜生推动了餐饮与生鲜超市行业对接,通过共享从业者的劳动时间、劳动技能、劳动工具和个人影响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来解决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实现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徐飞研究员指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共享员工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员工的待遇、社保、保险、法律法规和培训五个方面。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共享平台的匹配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更好的鼓励、支持和发展共享员工模式。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李妍院长从招聘的需求与供给端总结了疫情期间企业与蓝领求职者的互动变化以及不同行业职业和地区的供求变化。数据表明,批发零售行业受企业无法全面复工影响,回暖速度有限;物流仓储受强烈的消费端驱动,快递员和分拣员两个岗位招聘需求显著。此外,她谈到,虽然武汉是此次疫情中心,但58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所做的重点监测结果显示,江汉区和蔡甸区作为制造业的集中区域,企业招聘需求回升速度非常明显,已经开始出现同比增加趋势。同时,在信息技术行业中,IT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岗位的员工需求也在增加。因此,预计武汉市下半年随着疫情减弱,招聘需求和求职需求也会随之恢复。


欢聚时代(YY)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发展中心总经理敬骅分享了线下商家转移到线上销售的相关经验,提到服装业等专批产业通过与直播行业的结合所形成的直播+的模式,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转型,也创造了一部分就业岗位。


好活科技副总裁张欣棠表示,疫情期间好活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企业之间人力资源供需匹配、金融融资以及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并形成了典型的应用案例。在今年好活平台已经完成人力资源灵活就业、蓝领招聘、互联网+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保障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尽最大的努力使灵活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化、更加合法合规。通过推动灵活就业观念的转变,为企业提供多维度、多元化的用工方式,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王霆教授主要针对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存在就业压力大的现象和工作搜寻成本加大等方面的问题。本届毕业生作为历史上就业压力最高的一届,此次疫情下又面临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人数增多,导致就业压力更为加重。此外,毕业论文的线上指导和答辩、毕业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线上面试等措施和政策又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高校目前在加大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力度以确保就业率的同时,要警惕在一味追求就业率数据的背后,难免会出现牺牲一定就业质量的问题,影响大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


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老师指出,因为疫情导致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双双受抑制,而这种两端抑制的结果在我们的景气指数变动上反而不明显,可以采取加强单边分析的方法刻画劳动力市场变化;其次,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刚性问题,经济的发展变化、线上就业的加强以及共享经济的加强必然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共享员工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形式能够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是一种新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相匹配的形式,应该从制度规范上不断完善该就业模式。


中国就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经贸大学新就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副教授分享了他的一些心得和观点。他赞成丁大建研究员关于引入单边机制分析的看法。他谈到,目前的共享用工是一种应急性的用工方式,如果希望发展得好,应引入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更好的帮助其规避长期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大学生群体面临巨大就业压力,但“慢就业”现象也十分突出。他还希望能够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开展一些相关研究。


会议最后,曾湘泉所长针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就热点问题谈了他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他指出,当前就业形势是一个高度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中国就业研究所将强化数据分析密度,缩短分析期限,提高发布及时性;政府应该强化政策引导,正确处理投资与就业关系,引入投资项目就业创造能力的评估机制;应决心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位空缺发布的信息系统,重视《就业促进法》的落实和及时修订。最后,他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在此特殊时期对于中国就业研究所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期望与各位在二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再次见面。

(文,图:齐子晗)


 
 评论0条
还没有评论
 会员评论(只限会员发表评论)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就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