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我国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必须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保证就业总量规模的稳定;更加注重提升就业质量,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加稳定、更加体面、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74万人,同比上升7.9%,完成全年任务的64%;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仍在1以上,连续7个季度供不应求,显示经济放缓尚未对我国总体就业水平带来显著冲击。同时,市场求人倍率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出现拐点,表明就业市场已感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
对此,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认为,我国当前就业形势较为平稳,但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在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证就业数量规模的同时,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更加关注就业质量的提升。
曾湘泉表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正发生一些结构性变化,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要认清这种转变,在政策制定、企业决策、个人发展等方面尽快适应。
一是年龄结构的变化。曾湘泉说,目前我国18岁至35岁的年轻劳动力数量开始逐年下降,55岁至64岁的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企业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招小不招老”、用工短期化的习惯,否则只能越来越面临“招工难”困扰。
二是就业区域结构的变化。随着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加快,中西部的就业机会在增加、就业环境在改善。因此,虽然当前东、西部地区都面临大量劳动力需求,但从中长期看,东部地区许多加工制造企业要么加快转型升级、要么向西转移,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将呈下降趋势。这也表明,我国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农民工流动将要逐步结束。
三是行业结构的变化。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服务业用工需求不断增加,但招工也最为困难。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工业领域,服务业对劳动者整体素质要求更高,目前许多劳动者素质无法胜任相关岗位;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环境、成长空间等方面有更高要求,他们把职业发展放在首位,薪酬放在次要位置,而用工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不到位,仍然采取原来那种低工资和强制约束的管理方式,导致这些行业长期面临用工短缺。
曾湘泉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这些结构性变化表明,要实现我国就业形势长期稳定,一方面必须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就业总量规模的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就业质量,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创造大量更加稳定、更加体面、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原文链接:[经济日报]曾湘泉教授谈就业形势:既要保证数量 更要提升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