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承担的国际劳工组织项目“中国化工行业重组与社会对话”(Restructuring and Social Dialogue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的研究成果由国际劳工组织日内瓦总部刊印发行。
重组(并购)是中国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重组中的就业和劳动关系问题不仅关系着重组能否成功实施,还关乎社会稳定和产业发展。随着近几年中国化工行业飞速发展,企业重组(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化工行业重组(并购)对就业与劳动关系的影响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10年底曾湘泉教授接受国际劳工组织委托,带领课题小组(李晓曼、陈立闻等)历时一年,走访了多家国内重点化工企业、化工行业企业联合会、相关政府机构,搜集了大量企业重组并购实践的详实案例,从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在整理和归纳化工产业重组(并购)中的交易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组(并购)对该行业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并结合理论与中国现实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该报告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就业的数量方面,影响重组(并购)中就业数量的因素包括宏 观层面上的经济环境、社会政策、政府参与程度;企业层面的重组类型、管理层决策与员工类型。由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带动化工行业内从业人员稳步增加,化工产业内重组(并购)对普通员工就业的负面影响没有显著表现。破产重组和互补并购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就业有负向效应,但这种效应受到并购方管理层决策的影响。重组过程中,体制内员工的就业岗位受到保障,而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员工和低技能员工是减员的主要目标。影响就业数量的因素中,宏观经济状况与政府参与程度发挥主要作用。
2.就薪酬水平而言,重组中企业大多采取停薪不减薪的方式与员工共度难关,中长期来看重组(并购)对薪酬水平无显著影响;就薪酬制度而言,多数企业重组后采取岗位工资不变,浮动工资和奖金增加的方式,稳定士气激励员工。
3.劳动关系方面,员工对企业经营效益、就业稳定性的预期是影响重组后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在重组(并购)过程的社会对话中,政府深度参与,以行政方式协调劳资矛盾;工会促进融和,以维护企业劳动关系稳定为首要任务。经验表明,在重组(并购)过渡时期设立协调机构,可以有效确保重组的顺利进行。
该报告以化工行业重组(并购)为切入点,将重组并购过程中的就业岗位、就业质量与劳、资、政三方社会对话实践有机结合,对近年来中国化工企业重组并购的就业与劳动关系问题提出了深入的见解。其中,行业发展上升期重组(并购)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不同类型重组(并购)对员工士气影响模型的构建、重组并购过程中员工沟通渠道多样化对和谐劳动关系作用等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启发性,为化工行业劳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今后化工行业的重组实践中就业政策制定、劳动关系协调、员工士气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维护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