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当前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
活动报道 |
|
|
|
|
|
曾湘泉教授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近日正式出版 |
分享到:
|
|
时间:2011-03-12 |
浏览量:1238 |
由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最终研究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一个总报告和若干分报告组成,对我国宏观就业形势和挑战、就业和失业测量、宏观政策与就业促进、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力资源建设与青年就业战略、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等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既有总量问题,又存在严重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问题。2020年以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数将呈现高-低-高的阶段性变动,经济活动人口数量将逐步下降,但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随着经济结构转变的加快和青年就业问题的突出,自然失业率具有不断升高的趋势,解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显得任务艰巨且日益迫切。 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调查制度已经与宏观经济研究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不相适应。该书从企业就业调查、职位需求测量和灵活就业统计等多维度提出了未来我国就业和失业测量体系建设的架构和设想。 稳定和适度低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口增长等对我国就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贸易结构的转变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技术引进、自主技术创新等路径大力促进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产业结构的变迁,但技能退化倾向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和就业的持续增长。 加快城市化发展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滞后的,又由于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和进城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种状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增强城市的“吸力”,加大农村地区的“推力”和制定合乎国情的城市化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培养的青年学生在就业时存在较大的就业能力缺口,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高级技工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应该明确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目标,通过一系列举措缓解当前和今后青年学生的失业,特别是结构性失业的压力。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在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方面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劳动力市场不断开放,就业匹配方式发生转变,就业中介组织通过提供信息等发挥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公共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就业促进作用日趋上升,但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对性不够,以及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 基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劳动力供给总量压力巨大、结构问题突出,就业测量和统计基础设施落后,劳动者就业能力不足,就业中介服务不强等问题,报告提出了“一平台、二提高、三统筹、四加强和五完善”的就业发展战略思路,即构建面向市场的就业失业测量体系平台,为就业战略政策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整合程度,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统一;统筹城乡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制定合乎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青年学生就业能力,减少结构性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法律法规等制度措施,进一步发挥就业服务中介组织的就业促进作用,降低摩擦性失业。 该报告有关自然失业率的测量、职位空缺的调查分析、单位就业测量体系的构建、劳动力市场中介作用的分析等,在国内都很少有人研究和探讨。前期成果已刊登在“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并被广泛转载和引用。一些政策建议也被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在工作中,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和《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政策制定中加以采纳和应用。本书的核心观点和重要结论也将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