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当前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
活动报道 |
|
|
|
|
|
曾湘泉教授等发文论劳动经济学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
分享到:
|
|
时间:2011-01-09 |
浏览量:2366 |
2010年12月21日,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和葛玉好老师分别以《劳动经济学:中国未来经济学的显学》和《劳动经济学受关注度将越来越高》为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149期,第9版) 发文讨论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与作用,以及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劳动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以现代经济学高度发达的美国为例,劳动经济学领域的论文数量在美国经济学学科中排名第二。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当代三位杰出的劳动经济学家,更引起了人们对劳动经济学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我国发展前景的关注。 《劳动经济学:中国未来经济学的显学》(与卿石松合作)一文提出,劳动经济学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和解决直接催生了劳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劳动经济学的突出地位,不仅在于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在于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微观计量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兴起相对较晚,尽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实以及劳动经济学理论创新要求相比,我国劳动经济学仍然面临理论创新不足和研究方法落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得不到重视,基础平台和数据建设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可以预计,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发展,劳动问题的日益增多、日益尖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重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文章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劳动经济,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加强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完善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等。该文相继被《新华网》及《求是理论网》等国内重要媒体转载。 《劳动经济学受关注度将越来越高》(与清华大学周绍杰合作)一文也提出,劳动经济学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研究方法具有重要贡献。尽管从国内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看,劳动经济学在过去一段时间还不算研究热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劳动问题,中国劳动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人才条件。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劳动问题将为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中国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将成为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上述文章详见《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49期,第9版,2010年12月21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