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就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李洪坚博士接受人民网采访,就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持续经济发展和繁荣是依靠压低劳动者工资来维系的,相反依靠的是高工资形成潜在的压力,促使企业和国家提升低收入者的劳动技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及社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福利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低收入群体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从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经验看,由于选举的制约,一般不会采取压制劳动者收入的方法为企业“减负”,而是通过分类指导、特别扶助和减税的手段给予企业支持,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参考。”
“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在学界是有争论的,提高最低工资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并没有充足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支持。但是,据报道,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的企业仍需要长期通过压低普通劳动者工资来才能维持生存,说明这些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低下,政府继续支持其生存将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也不利于市场的正当竞争,还可能增加国外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提案。因此,通过这类企业促进就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劳动者基本的生活需要,更不用说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