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如何为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全球科技竞争下如何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如何推动首都教育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8月24日,在HICOOL 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期间,诺奖得主、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企业家等世界各地的“最强大脑”汇聚一堂,为北京科技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最强大脑”探寻科技之光
不少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发现,大多并非灵感乍现,而是反复钻研打磨后终结硕果。在演讲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分享自己关于创新思维与原创性突破的真知灼见。
“第一次投稿时,我们的成果被当地会议视为处于末尾20%水平的论文,被拒收了。而我想告诉大家,不能轻易放弃,当你收到拒信时,一定要保存好它,因为没准几年后你会在演讲中用得到它,大家可能会一笑而过。”回忆起几十年前自己和同事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投稿却遭拒的经历时,巴里·马歇尔幽默地说道。
巴里·马歇尔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也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之一。就是这项造福全球的科学发现,却曾经被当时的权威专家嗤之以鼻。
由于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为了验证细菌的存在和致病性,巴里·马歇尔竟自己喝下了试管中的幽门螺杆菌,并在此后大病一场,也获得了更为确凿的证据。自此,胃炎、胃溃疡的秘密被揭开,这个困扰全球患者的疾病获得了全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2005年,他与沃伦因发现幽门螺杆菌而获得诺奖。
“伟大科学发现的阻碍不是无知,而是知识幻觉。”巴里·马歇尔鼓励大家跳出思维定式,用好奇心和不断探索去发现新知。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王中林在其演讲中鼓励科技工作者与创业者:“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不是去预测,而是去创造未来、撞见未来。”
王中林所研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给医疗健康与环保、自驱动传感、蓝色能源等方面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应用潜力。例如,基于该技术研发的自驱动心脏起搏器,只要呼吸就能驱动心脏起搏器两次,解决心脏起搏器的供能难题。
“做到这些需要什么?远见、情怀、自信、聚焦,而最重要的是坚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
教育应鼓励“无边界学习”
教育经历往往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程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生动阐释了“无边界学习”的重要性。
到英国留学时,第一年是进修,导师与程京商量进修想学什么。在原单位从事司法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的程京没有多想,就表达了继续精进原专业的想法。“我们不是训练技术员,而是培养科学家。”导师的回答令程京触动很大,便在导师的鼓励下开始跨界学习分析化学。
进入博士阶段后,在导师的建议下,程京又开始了新一阶段的跨界:把工程专业与分析化学专业结合,解决生物学问题。回国后,在程京带领下,全球第一枚电磁生物芯片、我国首台出口到国外的高精密生物仪器等一系列成果逐渐产生,程京也被称为中国生物芯片“第一人”。
程京建议,相比于灌输某一专业的知识,学校教育应教会学生在跨专业时快速进入角色的方法学,形成“无边界学习”的文化,这将让学生终生受用不尽。
“软技能”提升人才竞争力
全球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人才的战略性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提升国家人才实力来说意义重大。
“战略科学家如同国医大师一般,既要有药方,还要抓得出药。”程京认为,战略科学家既要了解国家的国情、未来发展方向和痛点,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人脉资源等,能够在具有建设性的方向上做出探索。
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湘泉看来,在大学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计算、听说等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等“硬技能”外,自信、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人际关系等“软技能”,也应是我国教育体系需着重培养的人才技能。
他举例道,薛其坤院士在2024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他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三次考研的经历。巴里·马歇尔的论文投递被拒,其成果此后却获得了诺奖。在这些顶尖科学家身上,毅力等“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德亮建议,一方面要发挥大师的作用,一方面要给年轻科学家足够的机会。他说,瑞典某基金会每年从所有学科范围内挑出10名最具创新能力的优秀年轻人,为他们提供资助并给每个年轻人配备大师作为导师,将大师和年轻力量这两种人才的才智充分发挥。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丹尼斯·西蒙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才培养来说至关重要。(孙奇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