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活动报道  
  最新消息  
 
 
  你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 活动报道
站内搜索:
 
  活动报道
   
 
2016年第4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成功举办
分享到:
时间:2017-01-19    浏览量:3325
 

 

20164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成功举办

20171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主办的2016年第4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347会议室成功举办。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彭永涛副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孙中震处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郭成处长、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武星艳和主任张晓光、智联招聘集团公关部总监李强、阿里巴巴集团就业研究总体负责人郝建彬、58集团政府事务部总监葛凌、滴滴出行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薛岩、北京双高国际人力资本集团首席知识官王军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周文霞教授、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涂永前、刘相波,助理教授非、翁茜,中国就业研究所丁大建研究员、耿林副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总编武京闵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葛玉好主持。

在主题汇报阶段,耿林副研究员做了《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基于智联招聘网络数据》的主题报告。2016年以来,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CIER指数呈现逐渐趋好的态势。2016年第四季度,得益于宏观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的利好环境,虽然本季度为企业招聘和求职的“淡季”,招聘需求和求职申请人数均有所回落,但由于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使得CIER指数上升为2.41,与上一季度的CIER指数预测趋势相符。总体来看,第四季度CIER指数仍处于合理的变动区间,就业形势逐渐趋好。

分行业来看,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景气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中CIER指数最大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为最小行业(能源/矿产/采掘/冶炼)的近31倍。研究表明:(1)由于2016年第二、三季度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房价上涨较快,随着北上广深、苏州、杭州、天津等各大城市“9.30”限购政策出台造成的“信号效应”,带动了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就业需求,使得本季度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的CIER指数排名上升明显,行业就业景气趋好。(2)能源/矿产/采掘/冶炼、印刷/包装/造纸及检验/检测/认证等行业的CIER指数仍然较低,这些多属于传统制造业等,受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下行压力以及企业改革转型挑战的影响,使得这些行业对于人才的招聘需求大幅减小,因此形成就业形势较差的紧张局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上一季度相比,这些行业的CIER指数有所上升,表明随着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的落地,对这些行业的严峻就业形势带来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分职业来看,(12016年第四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高的职业主要有技工/操作工、交通运输服务、销售业务、翻译和证券/期货/、软件/互联网开发等。随着新经济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物流、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需求数量的增加,这些职业也体现出较好的就业形势。(2)目前,技能劳动者占全国就业人员比例仍较少,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技能有较大的需求缺口,并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低学历者技能未智能化,高学历者技能与产业需求脱节等因素,造成该职业就业需求缺口较大。而销售业务和翻译多为基础的服务职业,这些职业的工作性质或内容较单一,工作条件对于求职者的吸引力较小,出现明显的职位需求缺口,反映为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高。(3)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低的职业为环境科学/环保、项目管理/项目协调、物业管理、生产管理和IT管理/项目协调等,其中,环境科学/环保、项目管理/项目协调、物业管理和IT管理/项目协调等职业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充足,但企业招聘需求数量需求有限,因此就业形势相对紧张;而生产管理/运营等职业受到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结构转型的压力以及改革升级的影响,对这些职业人才的招聘需求量整体下降,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分区域来看,2016年第四季度的CIER指数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城市的CIER指数相对较高,并且与上一季度相比,CIER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就业形势转好迹象明显。而东北地区的样本城市的CIER指数与上一季度持平。相对而言,东北地区就业形势仍然严峻,随着“供给侧改革”政策及宏观经济回暖的双重助力,东北地区的就业有望进一步转好。分城市来看,2016年第四季度的CIER指数呈现一线、新一线、二线以及三线城市依次递增的趋势。二、三线城市的招聘需求缺口较大,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从不同规模企业的就业形势来看,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地的逐渐见效,大型企业的就业形势明显转好;而微型企业处于“创业阶段”,多数企业由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生存周期较短,招聘需求的降幅明显高于申请人数的降幅。从不同企业性质就业形势来看,国企和民营企业就业景气指数较高,上市公司、外商独资企业等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低。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研究和发展中心主任张晓光作了题为《苏州工业园区2016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情况报告》的主题报告。他首先对园区人力资源指数及市场数据进行了分析,从需求情况来看,园区人力资源需求指数出现小幅下降,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出现走低趋势。从供给情况了来看,2016年第四季度,园区人力资源供给指数降幅较为明显。从市场数据来看,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增幅明显,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同比相对不振,此外,由于市场供应量的大幅收窄,第四季度园区人力资源总匹配指数降至2016年度最低点,预示区内企业用工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2016年第四季度,园区人力资源呈现以下特点:(1)派遣员工比例大幅下降;(2)软件行业薪酬继续领跑六大行业,机械机电行业显示了较为强劲的薪酬涨势;(3)企业整体流动率相对较低,高级岗位流动率同比上升;(4)企业调薪幅度整体下降,高级管理岗位调薪比例最低。关于园区应届毕业生用工情况方面,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招聘本科学历应届毕业生薪酬涨幅较为稳健。最后,张晓光主任对园区2017年第一季度园区人力资源情况进行预测:(1)根据圆才研发中心调研显示,2017年一季度,区内企业预计用工较为平稳。25.8%的企业有所增加,18.8%的企业预计用工减少, 55.4%的企业用工持平。(2)通过对三大行业重点企业调研显示,2017年一季度,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增幅较为显著。(32017年度苏州市企业整体预测调薪幅度和2016年度实际调薪幅度一致。

中国就业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后徐长杰作了题为《非标准就业的过度就业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基于中国实证数据》的主题报告。研究表明,除工资外,在工时错配维度上,非标准就业的就业质量仍然要低于标准就业。在集体协商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非标准就业劳动者较低的替换成本是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程度提供了另一个检验,户口仍然是劳动者进入标准就业的一个瓶颈,即使农村劳动者进入到标准就业中,其就业过度情况也相对较为严重。

在主题发言和自由交流阶段,与会专家和领导围绕第四季度就业形式和新经济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激烈讨论。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彭永涛副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孙中震处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郭成处长分别结合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智联招聘市场部李强总监分享了从智联招聘的数据中所看到的关于就业形势的特点。首先,企业需求正在发生变化,第四季度的职位增长量达到了2016年度的最高水平。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职位增长量在第四季度时最高,东北地区的职位增长量也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较好,东部地区有所好转,但其绝对值量级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关注。此外,一线城市在就业吸纳能力方面贡献巨大,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就业吸纳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三四线小城市的吸引力也在逐步上升。关于大学生群体,往年大学生找工作投递简历数量远超于今年,从这个逻辑角度推论,去年找工作难度高于今年,去年每个学生投递简历应该在十一二份以上,但今年大学生投递简历量明显发生降低,所以大学生找工作这个难度其实在缓解和降低。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武星艳补充了园区基本用工的一些情况,园区目前正在进行转型升级,淘汰有污染的企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尽可能去招一些有质量的、技术密集型的企业。

阿里研究院就业研究总体负责人郝建彬认为,目前传统经济和虚拟经济正在不断融合,技术前瞻性将带动经济转型。平台经济会带来平台化就业,带来分享经济,未来就业或未来工作形态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脑力和体力劳动可能会被替代,更多创造性的、新的岗位将会衍生出来。

58集团政府事务部葛凌总监介绍了蓝领用工的一些情况,首先,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情况,会对蓝领用工市场产生一些影响,新兴产业技术也会为蓝领就业带来一些变化。其次,新一轮产业结构变革推动蓝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

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周文霞教授分享了此次参会的感受,周文霞教授认为,此次会议让人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就业和职业之间的关联,对于就业者来讲,新的就业形态不仅意味着新的职位机会的产生,也意味着职业的变化将会很快。自由灵活就业的出现、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会使得一些职业被替代,一些服务业甚至是知识性员工都会受到冲击。此外,人们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对物质报酬和非物质报酬进行权衡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总编武京闵也分享了她的一些想法,人工智能,包括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对未来的就业状况产生影响,这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可以关注一些新的变化,将使学术研究对现实推动作用能够变得更大。

最后,曾湘泉所长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一,专题研究需要加强,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指标,以便将来能够更细致和更准确地观察到就业市场的变化状况。第二,2017年应该更加关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分享政策措施和一些好的经验,对一些典型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和交流活动。

(文:祝慧琳,图:张石磊)

 

 
 评论0条
还没有评论
 会员评论(只限会员发表评论)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就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