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工作论文 
 
 
 
  你当前的位置: 工作论文    
站内搜索:
 
工作论文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时间:2008-12-17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内容提要:

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经济急转直下,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深度下滑的下行区间。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实体投资调整周期与金融资本调整周期、结构转型力量与周期性调整力量、房地产调整周期与制造业调整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结构联动性和刚性的约束,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超预期深度下滑的局面。

 

一、急转直下的2008中国宏观经济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可以用“急转直下”来进行描述,一方面,经济总体状况与2007年中国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另一方面,2008年上下半年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速下滑带动GDP增长速度逐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至接近2000-2002年的水平。

第二、国内需求下降。固定投资名义增速虽有所提升,但由于固定资产价格上涨,实际投资增速下降明显,全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2002年的水平相当。

第三、对外贸易顺差增速下降。贸易顺差当月总额虽屡创新高,但各季度累计增速下滑剧烈。2008年前两个季度增速下滑很大,后两个季度的回升无法改变全年全面回落的局面。

第四、财政收入自20087月出现快速下滑,逆转了上半年的乐观态势,同比增速从1月的42.4%下降到10月的-0.3%。预计全年比2007年下降12.5个百分点。

第五、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大幅度下降,产能过剩在2008下半年全面出现。、制造业供求关系全面逆转,新订单和出口订单增速大幅度回落,而产品库存却持续攀升,充分表明中国经济面临普遍的制造业需求不足,产品滞销、库存积压的现象。

第六、工业企业利润率全面下滑,20081-8月份累计工业利润增长19.4,比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7.6个百分点。全年同比增速预计下滑接近20个百分点,与2001-2002年水平相当。

第七、货币流通速度放缓,各种价格指数大幅度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在宏观经济直线回落中自然消失。20089月之后货币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2008年下半年价格水平同步出现回落。2008年上半年价格水平依然高企,但自9月份以来,各项价格指数大幅度回落,回到正常可接受的水平,中国通货膨胀威胁基本解除。

1、中国各种主要宏观指标的变化(%

主要宏观指标

2007全年

2008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GDP每季同比增速

11.9

10.6

10.2

9.0

8.9

工业增加值季度同比增速

18.5

17.8

16.0

11.4

7.8

实际投资累计增速

20

17.3

15.5

16.5

15.3

贸易顺差累计增速

47.8

-10.8

-12.3

-2.5

1.2

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增速

23.2

-1.4

-7.2

-14.9

-18.1

财政收入累计增速

33.5

35.5

33.8

25.8

19.0

发电量季末当月同比增速

14.4

16.6

8.3

3.4

-6.3

CPI季末当月同比

4.8

8.3

7.1

4.6

3.0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10.2

111

109.2

105.3

101.1

 

注:200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预测值。

 

二、2008急转直下的内在机理

是什么原因导致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急转直下”和“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呢?

(一)、经济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不是出口下降

一般观点所认为的中国经济急转直下是由于净出口下降造成的观点并不准确。中国出口增速下滑并非2008年才开始,早在20079月就出现了出口增速放缓而进口增速提升、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的逆转局面。20087月以后出口增速出现了回升,在进口增速大幅度下滑的作用下,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全年外贸顺差超过2007年。中国外需增速下滑只能解释中国GDP增速下滑中20%的份额。因此出口下滑只是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诱因和导火索,而不是它的核心。

(二)、经济急转直下的内在原因在于传统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认为,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表面原因在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相对关系发生逆转,以及出口和房地产两个火车头的供求关系逆转。而经济下滑的核心原因则在于“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传统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出口增速的下滑不仅打破了“出口与投资”的互动机制,还挤破了投资领域自我循环机制所形成的投资泡沫,开启了投资收缩的反向调整机制,使固定投资在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引领出现全面滑坡,产能出现全面过剩,潜在产出缺口出现拐点式的变化。

在潜在总供给快速提升与实际总需求快速消失的双重压力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内在矛盾全面激化,并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全面下滑的反向强化机制已经形成。

首先,潜在GDP的快速提升、产出缺口的加速扩大及其“拐点式”的急剧变化是中国宏观经济供需关系逆转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总需求在实际投资增速下滑和外需增速下滑的引领下迅速回落;另一方面总供给却在2002-2007年固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迅速提升,投资增长型模式在短期与中期所固有的内在冲突的全面爆发决定了2008年宏观经济必然出现急转直下的调整模式。

1998-2001年中国宏观经济依靠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摆脱了上一个经济周期的萧条状态。从2002年开始,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引领下,总需求进入加速提升的状态,并于2005年进入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平衡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以往大规模的投资所创造的新增供给需要新的需求,而大规模的出口和进一步的投资填补了这种需求的缺口,从而演化出“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出口”以及“为投资而投资”的扩张模式,基础产业的投资在没有最终消费的局面下出现持续的扩张,使中国宏观经济在短期面临总需求膨胀的压力,而在中期面临资本快速积累和总供给全面提升的压力。这种“为出口而投资”和“为投资而投资”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固有的内在冲突不可能长期持续,在最终消费增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短期的总需求必然无法始终弥补中期总供给的膨胀,宏观经济必然会走到二者逆转的“拐点”,同时出现短期总需求加速消失和中期总供给加速提升的反向加速收缩强化机制。 2008年下半年就是这样的“拐点”。

其次,外需增速的放缓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逆转先后启动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反向收缩机制;出口增速的下滑打破了“为出口而投资”的平衡,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在挤压“投资泡沫”的过程中打破了“为投资而投资”的自我循环机制;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内在矛盾的全面爆发,将使固定投资实际增速的大幅度回落在2008年下半年取代外需回落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直线下滑的主体,并构成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核心。

中国经济的调整并非始于2008年下半年,而是在2007年下半期。其核心标志就是200710月开始的外需逆转以及200112月开始的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逆转。在国内贸易政策调整以及各种成本大幅度上升的作用下,从200710月开始,进口增速超过了出口增速。这标志着中国外部需求发生了逆转。从200712月开始,商品房竣工的价值和面积的增速超过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价值的增速。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这两个中国本轮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所出现的逆转通过不同的途径,按照“外向型经济一般制造业重工业其它行业”和“房地产重工业一般制造业其它行业“的顺序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全面的打击,从而导致中国投资需求的整体下滑。

三、总结

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导致这一状况的核心原因在于投资增长型所固有的内在冲突;引发因素在于外需的下滑和房地产市场的逆转;传递机制在于外需消失与房地产市场调整预期的引导下,“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的自我循环机制被打破,制造业等工业全面下滑,进而诱发全社会固定投资实际增速下滑;主要表现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快速逆转,外需增速大幅度放缓、房地产市场大调整、制造业产能过剩普遍出现、财政收入增速剧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利润增速下降以及总体预期的逆转等方面。

 

 

 

 

 

2、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机理图

出口下滑

房地产逆转

制造业下滑

重工业下滑

实际投资下滑

前期投资膨胀驱动的潜在总供给的增长

总需求下滑

中国宏观经济的急转直下

 

 

 

 

 

 

 

 

 

 

 

 

 

 

 

 

 

 

 

 

 

 

 

 

 

 

,rder-left-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mso-border-top-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width=82>

109.2

105.3

101.1

 

注:200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预测值。

 

二、2008急转直下的内在机理

是什么原因导致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急转直下”和“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呢?

(一)、经济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不是出口下降

一般观点所认为的中国经济急转直下是由于净出口下降造成的观点并不准确。中国出口增速下滑并非2008年才开始,早在20079月就出现了出口增速放缓而进口增速提升、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的逆转局面。20087月以后出口增速出现了回升,在进口增速大幅度下滑的作用下,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全年外贸顺差超过2007年。中国外需增速下滑只能解释中国GDP增速下滑中20%的份额。因此出口下滑只是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诱因和导火索,而不是它的核心。

(二)、经济急转直下的内在原因在于传统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认为,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表面原因在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相对关系发生逆转,以及出口和房地产两个火车头的供求关系逆转。而经济下滑的核心原因则在于“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传统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出口增速的下滑不仅打破了“出口与投资”的互动机制,还挤破了投资领域自我循环机制所形成的投资泡沫,开启了投资收缩的反向调整机制,使固定投资在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引领出现全面滑坡,产能出现全面过剩,潜在产出缺口出现拐点式的变化。

在潜在总供给快速提升与实际总需求快速消失的双重压力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内在矛盾全面激化,并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全面下滑的反向强化机制已经形成。

首先,潜在GDP的快速提升、产出缺口的加速扩大及其“拐点式”的急剧变化是中国宏观经济供需关系逆转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总需求在实际投资增速下滑和外需增速下滑的引领下迅速回落;另一方面总供给却在2002-2007年固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迅速提升,投资增长型模式在短期与中期所固有的内在冲突的全面爆发决定了2008年宏观经济必然出现急转直下的调整模式。

1998-2001年中国宏观经济依靠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摆脱了上一个经济周期的萧条状态。从2002年开始,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引领下,总需求进入加速提升的状态,并于2005年进入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平衡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以往大规模的投资所创造的新增供给需要新的需求,而大规模的出口和进一步的投资填补了这种需求的缺口,从而演化出“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出口”以及“为投资而投资”的扩张模式,基础产业的投资在没有最终消费的局面下出现持续的扩张,使中国宏观经济在短期面临总需求膨胀的压力,而在中期面临资本快速积累和总供给全面提升的压力。这种“为出口而投资”和“为投资而投资”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固有的内在冲突不可能长期持续,在最终消费增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短期的总需求必然无法始终弥补中期总供给的膨胀,宏观经济必然会走到二者逆转的“拐点”,同时出现短期总需求加速消失和中期总供给加速提升的反向加速收缩强化机制。 2008年下半年就是这样的“拐点”。

其次,外需增速的放缓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逆转先后启动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反向收缩机制;出口增速的下滑打破了“为出口而投资”的平衡,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在挤压“投资泡沫”的过程中打破了“为投资而投资”的自我循环机制;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内在矛盾的全面爆发,将使固定投资实际增速的大幅度回落在2008年下半年取代外需回落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直线下滑的主体,并构成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核心。

中国经济的调整并非始于2008年下半年,而是在2007年下半期。其核心标志就是200710月开始的外需逆转以及200112月开始的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逆转。在国内贸易政策调整以及各种成本大幅度上升的作用下,从200710月开始,进口增速超过了出口增速。这标志着中国外部需求发生了逆转。从200712月开始,商品房竣工的价值和面积的增速超过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价值的增速。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这两个中国本轮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所出现的逆转通过不同的途径,按照“外向型经济一般制造业重工业其它行业”和“房地产重工业一般制造业其它行业“的顺序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全面的打击,从而导致中国投资需求的整体下滑。

三、总结

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导致这一状况的核心原因在于投资增长型所固有的内在冲突;引发因素在于外需的下滑和房地产市场的逆转;传递机制在于外需消失与房地产市场调整预期的引导下,“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的自我循环机制被打破,制造业等工业全面下滑,进而诱发全社会固定投资实际增速下滑;主要表现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快速逆转,外需增速大幅度放缓、房地产市场大调整、制造业产能过剩普遍出现、财政收入增速剧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利润增速下降以及总体预期的逆转等方面。

 

 

 

 

 

2、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的机理图

出口下滑

房地产逆转

制造业下滑

重工业下滑

实际投资下滑

前期投资膨胀驱动的潜在总供给的增长

总需求下滑

中国宏观经济的急转直下

 

 

 

 

 

 

 

 

 

 

 

 

 

 

 

 

 

 

 

 

 

 

 

 

 

 

 评论0条
还没有评论
 会员评论(只限会员发表评论)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就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