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工作论文 
 
 
 
  你当前的位置: 工作论文    
站内搜索:
 
工作论文
 
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时间:2008-12-04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曾湘泉
 
一、形势分析
     
      我个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对就业形势判断炒作很厉害,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估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影响。
 
(一)不能低估经济形势对就业形势的复杂影响。
      应当承认,过去我们真正遇到过的大的经济衰退并不是很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恐怕没有真正遇到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衰退。就像有专家讲的,中国企业家没有经历大衰退和大萧条的经验。就失业问题而言,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当中,应当说我们从来没有忽视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问题是,现在的形势转化太快,今年上半年还在讲经济过热,现在突然又开始说,经济衰退了,我估计所有人都转不过来这个弯。所以,说失业问题很严重,倒不一定。问题是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并不是简单就能够判断和得出结论。特别是所依赖的统计数据系统不能给我们的判断给予支持的时候,问题本身就成了一个不清晰的问题。
 
(二)不要制造人为恐慌,要理性思考分析和做出判断。
       现在一提到金融危机,大家就认为世界开始出问题了,实际上,从美国的现在情况来看,严重程度也没有达到29年大危机的状态。29年大危机失业率达到25%。而现在美国只是6.5%。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在最近一次接受新浪网的访谈时谈到,失业率指标是滞后指标,美国政府对它采取措施的效果,还要等一段才能反映出来。我个人认为,金融危机是个很大的问题,但目前心理作用要远远大于实际所发生的作用。人们对不确定的预期会加大人们谨慎做事的行为,比如在资本市场上是不乐意借款。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有一些表现。特别是社会上不断炒作,说要发生经济危机了,要大规模裁员了,就像不久网上疯炒有300家公司要开始裁员了,等等。要注意,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有大量的用人单位本来没有多大的问题,现在招聘的需求行为也趋于谨慎,这对用人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其实,在29年大危机以后,宏观经济管理应当说有很多经验了,基本都没有发生太大的经济大衰退,特别是特别高的失业率。我以为,不要人为的制造恐慌,这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坏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有一些是正常的,但有一些是不正常的。经济学上有两个概念: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大大高于潜在增长率就是通货膨胀,就像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实际增长率大大低于潜在增长率,那就是通货紧缩,就像现在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的解决需要一段时间。当然首先要加大投资和消费,增加政府支持,以及解决扩大出口的问题。经济在一个既无通货膨胀,有无通货紧缩的状态运行,那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我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我认为,目前面临的通货紧缩的问题,远比通货膨胀的问题解决的难度要小一些。
 
(三)从就业总量角度充分考虑就业问题
      目前我们要关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本身的问题,它自然会影响就业;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能做什么的问题。从第一点来看,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应当高度关注,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也有争论。比如,如何考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如何处理汇率的问题等。根据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所带来的就业增长,要远远低于我们汇率和贸易所产生的就业损失。也就是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弥补不了那么多的就业损失,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现在的财政政策跟货币政策相比,我个人认为,可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就业有更为直接和较大的影响。
      还有一点,应当引起注意。这就是财富效应的影响问题。对此,政府过去没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比如,股市大跌以后,产生财富缩水的效应,结果导致消费需求急剧下降。什么人去买房,什么人去买车,什么人去消费?是农民工吗?在中国有钱的人也有房,有房的人也有钱,没钱的人,没有房,没房的人,也没有钱去买房。买房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没有房子的人,而是有房,而想继续进行投资的人。股市大跌以后,有钱的人感到财富缩水,结果是减低了投资需求,不买房了。尽管从深层次是收入差距的问题。但我们应看到这是财富效应所产生的结果。开始说房子越跌越好,到后来就产生问题了。美国的情况很特殊,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工具,都导致信用散失,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我认为美国的情况,跟中国不同,尽管我们受到美国的影响。中国经济有其本身的问题,包括收入差距,包括过分依赖出口需求,所以当国外需求不够的时候,国内的需求就有问题。如何解决消费、投资,政府部门、外贸四个需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外贸问题。
 
二、对策建议
     
      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我们要关心经济总量的问题,更应该关系跟我们工作有关的问题。
 
(一)加大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发布力度
      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如果我们知道,有一个岗位空缺的需求,那么,农民工也好,大学生也好,都可以由此找到自己的岗位。信息的问题是首先是政府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失业人员到哪里找工作?最近看到说广东有大批返乡农民工,而浙江说有需求。问题是农民工去哪找到这种信息呢?政府要高度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加大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特别是岗位空缺的信息发布力度。最近广东有一位领导说,广东新增的企业比倒闭的企业多,这也许是真实的情况。问题在于,我们关心的是新增的企业带来多少岗位需求,倒闭的企业带来多少岗位需求减少?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发布的制度。应该借此机会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向社会及时公布。包括教育部门每年的各专业的毕业生供给人数,也应当及时公布。以避免造成重复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失业。
 
(二)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科学统计和分析
      目前的问题是失业人员统计和分析的科学性不足。我最近到广东调研,到东莞看了一圈,得到的结论是,包括广东的政府领导的一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说新开办的企业比过去的企业倒闭的还要多。问题在于前面讲的,这不科学。因为倒闭的一个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可能比新开的企业扩大的就业人数要高。特别是这在社会上引起一些误导,说什么现在新增的企业比关闭企业多,是什么意思?是说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在北京我们研究就业的人是一头雾水,我们不得不到广东东莞一些工厂去现场观察,转了一圈,才发现工厂已经没人了。所以这个说法明显有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看看美国的经验,首先依赖宏观的一些指标,最重要依据就是失业率指标。依据失业率的变动,要调整利率,而我们是倒过来,根本就不知道失业率发生什么变化。现在的登记失业率再也不能作为真实失业率的指标了,否则我们会犯“非典”时对形势错误判断的错误。要尽快公布调查失业率的数据。只有客观和准确的失业率,以及对失业人员合理地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比如失业人群是哪些人,要提供什么样的政策,具体要提出什么针对性地解决办法等,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在解决就业问题过程中,有两类人需要重视,一是农民工;二是大学生,其实还包括现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我同意加大职业技校的扩招力度这一意见。但我认为,在这一方面,首先是要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农民工的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包括国家技校的培训要加大投资,问题是如果这些对就业促进都有效果,那么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就应该减少投资,或者改变我们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效果。这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切实加大对培训效果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划几十万研究,比起几百亿的错误投资要省钱的多!
 
(四)加大就业的安置力度
      目前解决就业问题,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思路就是通过财政增加预算,创造直接安置的就业岗位。比如扩大社区服务方面,可以适当扩大安排岗位。也有一些国内目前特别落后,需要特别增加的职位。比如中学的职业指导师。在美国,每一个中学都有两个职业咨询师,我们目前则没有一个。有成千上万的中学,如果每个中学都有着这样一个职位,不但解决大学生就业,而且对学生、对家长,都是利好。因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优好处,对未来的就业有效果。国家也会由此增加很多就业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其他公共部门的就业,很多服务性的就业都需要加强。至于哪些可以安排中国大学生去,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等,都需要做一些细致的研究。总体而言,我们目前有很多政策搭配不要产生问题。既然在目前形势下应当关注如何扩大就业,就应当是该减少的适当减少,该加大的一定要加大。
 
(五)加大《就业促进法》宣传执行力度
      《就业促进法》出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贯彻落实的并不好。在目前情况下,应该通过这个契机加大对《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很多地方,特别是地方政府,包括企业,有很多促进就业的经验,也有一些工作的亮点,包括如何实现公平就业,解决困难群体、公共就业服务等都解决的不错。问题是我们的宣传报道不够,有些地方政府就业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就业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也要呼吁重视解决。贯彻《就业促进法》的内容很多,比如反就业歧视的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引起司法部门的高度关注。我认为,立法不是写字运动,只有解决司法,才能解决立法的执行力问题。为此现在应该将此放在议事日程中考虑,坚持把工作推动下去,创新一个新的工作思路,在法律框架下推动中国的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根据曾湘泉教授于2008年11月27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形势与对策专家研究分析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
 评论0条
还没有评论
 会员评论(只限会员发表评论)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就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