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钰雪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货物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之后,由于进出口贸易长期保持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大量的外资涌入到中国,造成我国长期以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不断提升,对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蔓延到制造业密集省份乃至全国的“技工荒”现象。
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就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汇率作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其波动必然也会对就业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分析汇率、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对于促进就业、减少失业以及对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和就业战略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由于一般可计算均衡(CGE)模型具有清晰的微观经济结构和宏观与微观变量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它能够描述多个市场和部门的相互作用,可以估计某一特殊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整体的全局性影响;并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体的细致描述,对政策变动的效应进行评价。因此,本文通过构建CGE模型,并利用通用数学建模系统(GAMS)软件,估计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本文根据1994—2008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情况对模拟情景进行了假设,并提出五种模拟情景,分别是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及比较方案1、比较方案2,对应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为8%,12%,15%,25%,30%。通过对五种方案的模拟,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人民币升值幅度越大,净出口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呈现出“倒V型”的态势;(2)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就业大幅增加,传统农业的就业呈现出“倒V型”态势,其他行业的就业下降;(3)人民币升值引发的贸易结构变动对不同技术水平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同,对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积极影响最大,对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负面影响最大,对三种类型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都表现出“倒V型”的态势;(4)内资企业的就业呈现出“倒V型”态势,外资企业的就业下降;(5)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增加,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工资也基本呈现出“倒V型”的趋势。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1)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增强产业内贸易对就业的促进作用;(2)人民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缓慢升值对中国来说是适宜的;(3)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本存量的迅速提升;(4)内资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要力量。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利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05年投入产出表等数据,编制了中国2005年宏观社会核算矩阵;
第二,在宏观SAM的基础上,首次根据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年鉴》的数据资料对生产部门进行了内外资的区分,形成了17个行业、34个部门的数据。在企业部门也进行了内资和外资两种分类,形成了两个企业部门。
第三,对劳动力部门按照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分成了三种类型: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
分解的结果最终形成了包括17×2个部门(包括2个农业部门、2个采掘部门、18个制造业部门、2个建筑业部门和10个服务业部门),2种生产要素(其中包括3种类型的劳动力),2个住户部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64×64的微观社会核算矩阵。这种微观SAM的数据分解方法是迄今为止首次将生产部门中的各行业按内外资区分,同时也是第一次将劳动力按技术水平进行分类。这种数据分解方法为本文通过建立CGE模型研究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就业及工资的影响打下了基础,满足了本文的研究需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汇率;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
社会核算矩阵;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通用数学建模系统
(本文为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 |